信仰随笔,  圣经翻译

过度热心的圣经翻译者


某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

一天,传道人耶稣从以色列来到了蒙古国,在某个聚会点布道。由于他坚持要用希伯来语讲话,所以大家请了慈慈格阿姨给大家现场翻译。


“弟兄们!”他说。
慈慈格阿姨迅速瞥了一下会众里的姐妹团,“弟兄姐妹啊!”


“听闻你们中间有败坏的事情,也有神学的纷争。人哪,你要顽梗到几时呢——”
坏了,慈慈格阿姨赶紧打个手势,“耶稣老师,跟您确认一下:这里的‘人’不是指所有人吧?”
“当然,当然,是指其中的愚昧人。”耶稣微笑。
“听闻你们中间有败坏的事情,也有神学上的纷争,你这愚昧的人哪,要顽梗到几时呢?”
慈慈格阿姨很庆幸自己的机智,如果不改换一个说法,恐怕会众里有些严谨的人会跳起来抗议吧,她想。


“耶稣老师,再确认一下,您对母亲玛利亚说的“妇人哪”没有不尊敬的意思吧?”
“耶稣老师,……”
“耶稣老师,……”
“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麻烦老师了,‘它的主’,说驴子的主太不雅,还是直接省掉‘它’吧。”
“耶稣老师,这两处前后的表达不一致,咱们是否也改一改?”
……

布道终于结束了,慈慈格阿姨与会众一同热烈鼓掌。然后她热情地问耶稣:“老师,我们都很期待,您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啊?”
传道人耶稣抹了抹额角的汗,“慈慈格,你工作很热诚,不过这样长期的话可能会病倒。还是等你什么时候调整好了状态,我再考虑一下来蒙古的日程吧。”

故事告一段落,在座的听众寂静了片刻。这时有一位学者站起来,以为民请命的庄严口吻说:
“故事很生动,寓意似乎也很深刻,值得点赞。但我注意到其中一个原则性的问题,为什么是慈慈格阿姨,而非满达叔叔?难道女性的定位就是这样的?”
“噢,我就是这样一说,对象完全可以涵盖男女的。下次我们说‘慈满达’,不说是阿姨或者叔叔,这样如何?”
“甚好,甚好,谦卑的说书人,欢迎下次再带给我们一些精彩的故事。”

以上,读了NASB那篇更新消息,天马行空想到的。

2020.06.29

Loading

留言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